
非洲猪瘟概况
(African Swine Fever,简称ASF)是由非洲猪瘟病毒(ASFV)引发的传染性疾病,主要影响猪和野猪。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。非洲猪瘟首次发现于1921年的肯尼亚,随后迅速在非洲地区蔓延。2007年,该病首次传播至欧洲,之后传播至亚洲和东欧地区,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。
洲猪瘟对养猪业的危害极为严重,具有极高的致死率,可达100%。一旦感染,猪只将在短时间内死亡,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。 另外其快速传播,可通过接触传播、污染物传播、软蜱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,导致疫情迅速扩散。目前,尚无有效疫苗可用于预防非洲猪瘟。因此,一旦疫情爆发,养猪场只能采取扑杀、隔离等措施控制疫情。此外,非洲猪瘟疫情会导致猪肉及制品出口受限,给养猪业及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。
为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,根据我国非洲猪瘟防控规范,养猪场应采取以下措施:
- 加强生物安全:养猪场应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,包括限制人员、车辆、物资等进入养殖场,定期消毒,防止病毒传入。
- 早期检测与隔离:一旦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病例,应立即隔离病猪,采集样本进行检测,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扩散。
- 扑杀与无害化处理:对于确诊的非洲猪瘟病例,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扑杀,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,防止病毒扩散。
- 加强疫情监测: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监测,及时发现疫情,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。
- 提高养猪从业者意识:通过培训、宣传等方式,提高养猪从业者对非洲猪瘟的认识,使其了解防控措施的重要性,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。
非洲猪瘟检测方案
纳百生物是获得农业部批准的兽药GMP生产企业,目前获得批准的非洲猪瘟产品有多项,包括:
基于这些产品,可以完成从抗体筛查、抗原筛查,从环境监测到猪群防控的整体非洲猪瘟检测方案,可以有效阻断非瘟传播途径,及时清除阳性个体,确保猪群双阴性。